本算例為某輸煤線路上的一條長距離帶式輸送帶機,輸送帶機線路從尾部到頭部的標號與標高和長度表(輸送帶機線路圖參見后面的張力圖。表中標號中括號”中的數(shù)字表示回程段的標號。該系統(tǒng)從尾部1開始為上坡運行,從8點開始向下運行。輸送帶機所需較大和較小功率的工況并不是滿載和空載工況。所需較大功率的工況為上坡段有料的情況;所需功率較小的工況為下坡段有料的情況。而且,當輸送帶機的模擬摩擦阻力系數(shù)選取不同時,在下坡段有料的情況下可能出現(xiàn)正功率或負功率,因而存在比較復雜的工況。實際上,輸送帶機的模擬摩擦阻力系數(shù)除與設備有關外,還受到載荷和氣候環(huán)境等因素的影響。

為了偏于安全,需要考慮不利情況的模擬摩擦系數(shù),作為實例,下面的計算給出了f=0.012、0.016、 0.028三組計算結果。根據(jù)初步分析,確定在頭部、中間和尾部設置驅動裝置,其功率配比為3:2:1,即頭部為雙滾簡傳動,其中一個傳動滾簡上設2個驅動單元,中間為單滾簡傳動,設兩個驅動單元,尾部設一個驅動單元。之所以采用中間驅動,而不將輸送帶機分成兩條的原因是在輸送帶機正常輸送情況下,上升段物料和下降段物料的下滑力相互抵消一部分,從而降低整個系統(tǒng)的功耗。
?